來源:教育部 | 2025-06-24 14:36:27
人瀏覽
浙江工商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聚焦“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在思想引領、教師培養、課程教學、實踐育人等方面持續發力,以“大思政課”拓展育人新格局,努力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加強思想引領,開啟鑄魂育人“新局面”。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發布《浙江工商大學使命愿景紅皮書》,引導學生帶著感恩學習新思想,帶著使命明確人生目標,匯聚起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動力。大力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好建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努力做到陣地牢、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不斷加強黨的創新理論“三進”工作,組建“校領導班子+書記院長+專家學者+青年師生”宣講隊伍,發揮宣講名師工作室、博士生宣講團、“9000”青竹宣講團的重要作用,開展校領導帶頭講、理論大咖深入講、面向群眾生動講等宣講活動,覆蓋校內外近萬人次。積極拓展黨的創新理論宣傳載體,組織舉辦“出藍理贊”系列宣講、“勇當先行者 譜寫新篇章”校院思政微課大賽、“紅色家書”角色代入式書信創作等特色品牌活動,推出思政類短視頻“小闖深一度”,切實讓理論宣傳“活起來”“熱起來”“實起來”。將榜樣教育融入思政課,深入開展“三育人”先進個人“我心目中的好導師”等評選表彰,深化“尋找身邊的感動”等活動,打造“優秀師生案例庫”,發揮榜樣群體示范引領作用,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弘揚樂教愛生,建強育人隊伍“主力軍”。選優配齊專職思政理論課教師、一線專職輔導員,加強人才梯隊的自主培育,制定高層次人才培養發展規劃、培育及獎勵辦法,豐富思政隊伍多樣化培訓,通過以賽促教、集體備課、進修培訓、實踐鍛煉、參與教學與科研團隊等方式提升隊伍能力水平。以數字技術重構從學生報到入校、學習實踐到生活運動、畢業就業等全周期成長鏈條,建成由41個微應用組成的多個跨場景應用矩陣,推動思政工作數字化、智能化。創新構建輔導員評價體系,以“學生平安成長指數”與“學生卓越成長指數”為框架,開發浙江工商大學輔導員工作平臺,運用數字化手段,直觀展現輔導員的育人過程和成效。打造“楓橋經驗”的商大樣板,直面學生成長面臨的真問題,推出“訴說與傾聽”師生餐敘活動,創新推出球敘、舞敘、書敘、考研特別餐敘等新形式,強化師生情感聯結,讓老師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助力者與見證者,至今已累計超過3萬名師生參與。
聚焦課程教學,打造協同育人“同心圓”。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導學》等課程,整合人民武裝學院師資開設《習近平強軍思想》課程,完善黨的創新理論校本系列課程。通過“互聯網+思政”“數字+思政”“專業定制教學法”等教學模式,在思政課堂上引入“制度優勢經典案例展示匯報”“重要窗口主題匯報”“思政微課展示”等環節,豐富思政課感染力。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加強對浙江起源、浙江實踐的研究闡釋和傳播發聲,形成多主體育人體系、多維度課程體系、多載體渠道體系為一體的“透過浙江看中國”大思政課育人模式。協同深化“大思政課”建設,構建“大學—中學—小學”協同育人場域機制,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聯盟集體備課會,聯合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共建單位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落地見效。開設公益講堂、紅色研學、學習輔導等支教課程,以“新生代”力量探索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新途徑。
強化實踐育人,塑造知行融合“真動能”。堅持育人育德有機融合,整合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假期社會實踐、
專業課實習實訓和創新創業等實踐教育環節,將創新創業學分、素質拓展學分等納入各專業培養方案,構建“課程—實踐—項目—競賽—評價”貫通式實踐創新培養體系,鼓勵學生在參與文體活動、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深化科教協同、產教融合,加強思政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一體化設計,深化實施“智匯商大”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加大重點實驗室和高水平科研平臺對學生的開放力度,推動科研實踐反哺育人。加強各類學科競賽的過程化管理,形成“一院一賽”“人人有項目”的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新格局,搭建賽事運營平臺,持續提升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質量。推進“集中化實踐+常態性服務”的“雙百雙進”等重點實踐活動,推廣社會實踐“帶課題下鄉”模式,深化“關愛行動”“西部計劃”等專項志愿服務行動,積極開展校園公益項目培育,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學思踐悟。
以上就是“浙江工商大學聚焦“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積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相關信息請關注本網站。
責任編輯:fry
關鍵詞閱讀